十九年熔炉映匠心 记贵州省劳动模范、安吉公司陈启勇
时间:2025-06-06 11:17 来源:中国航空报

743f873847ed95508cc1c97733d730dd

近日,中国米乐(中国)集团安吉公司钛三分厂的陈启勇荣获“贵州省劳动模范”称号。作为大炉班班长,这位在熔炼浇注岗位坚守了19年的匠人,正站在一级危险点真空凝壳炉前。汗珠顺着安全帽边缘滑落,浸湿了工装,他的目光却始终紧盯着设备参数:“再核对一遍,航空零件容不得半点差错。”

从学徒到骨干的匠心之路

“刚进厂时,连钛合金熔点都记不住。”陈启勇摩挲着手套,回忆起2006年跟随“铸造大工匠”陈小林学艺的时光。老师傅那句“细节决定成败”的教诲,让他从基础的熔炼、浇注学起,逐步掌握钛合金焊接等核心技术。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,他不仅成长为行业技术能手,更将“传承匠心”作为自己的使命。分厂成立后,他主动突破工种界限,钻研多个铸造关键岗位技术,为航空铸造事业默默蓄力。

在高温熔炉中锻造技术突破

面对工艺方案试制,陈启勇配合技术员反复测量参数,与技术团队深入研讨,最终实现超大型钛合金铸件浇注方案的重大突破,为工艺设计开辟了新路径。“哪有什么灵感?就是盯着问题死磕。”他朴实的话语背后,是将浇口杯改造升级的巧思——新增的挡板结构大幅提升金属液利用率,既保障铸件冶金质量,又显著降低生产成本,完美诠释了“工匠精神既要苦干更要巧干”的理念。

以责任守护航空品质生命线

“陈班长检查设备,连螺丝钉都要摸三遍。”徒弟张冲的描述,道出了陈启勇对质量的极致追求。每次开炉前,他都会对照点检表,从钛锭夹头到水流温度,逐项确认设备状态。作为班组的“主心骨”,他不仅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,定期开展理论实操培训,更以严苛的现场监督,带领团队实现超千炉安全浇注“零事故”。19年来,他培养出多名技术骨干,参与研制了多种型号铸件,成为守护蓝天的坚实力量。

“守住师傅传的手艺,再添点新火花。”面对荣誉,陈启勇的笑容里满是谦逊。正是这种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与创新,熔铸出支撑战鹰翱翔蓝天的钢铁脊梁。